Hello,大家好,我是鲸鱼,也可以叫我俊宇。
最初是芦荟哥邀请我进的淘金,我是一位从体制内毅然辞职all in小红书赛道的连续创业者,也是小红书官方种草师。
主攻板块是小红书细分行业+私域打造+实体赋能的闭环体系。
从一名大学老师转变到现在的项目操盘手,这一路最多人问我的一个问题,那便是:是否后悔离开体制内?
我只知道无论内外都是风景,选择在路上,答案在风中。
创业时间一年搭建了起两个百万级的项目,目前教育赛道日产客资超1000+,本地生活赛道每月变现近80万。
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下我一路以来的经历,从一个老韭菜到遇到了靠谱的项目,靠谱的人咱们社群的@拱卒@芦荟大魔王。
这一路我都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以及我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发现本地生活的高端蛋糕定制的商机。
十个月的时间跑通0-1,1-10,搭建出自己团队,实现月营收八十万且不断扩张增长中的。
01
与网赚圈的相遇
我还记得16年的时候,刚上大学,派过传单、摆过摊、卖过花、做过社区配送,偶然的机会第一次接触互联网。
通过微博评论截流、内涵段子神评置顶的玩法赚到了第一桶金,至此之后我就深深被网赚项目的魅力所吸引。
也没想到出道即颠峰,后来的大学几年,一直没有很大的起色。也已经忘记操作了多少项目,也忘记做了多少次韭菜了。
什么火追什么,什么火干什么,凭借着头铁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但也算是在红海的厮杀中积攒出了自己的资源以及对项目的拆解能力。
从16年入行被割千万遍,到现在依旧对互联网充满激情,没错,超级大韭菜就是我。
16年的N个项目中的某个项目
大四这年,面临就业、创业和深造的抉择,在疫情背景下,还是选择了最安稳的留学读研。
回国后也顺利以第一名的身份上岸了某省属单位,因不服输和爱钻研的性格,领导对我也算是格外赏识,早早的去到了关键职能位置。
仕途上的得意好像并不能给我带来快感,我更想在商圈里厮杀,于是乎又开启了一轮副业(在专业技术岗非管理岗,可创业)。
回顾这些年的网赚经历,我明白了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项目基因。
有些人的优势是公域做流量、做电商,有些人的强项是做私域,搞转化,有些人的强项是专研技术。
我也通过对自己的情况分析,选择了私域板块,至于选择什么私域,选择什么平台,如何变现等,我又对市场与自身情况进行了新一轮剖析。
最后我选择了小红书平台,卖学科资料,考研冲刺卷,考前强化包等细分赛道的资料售卖项目。
在选择这个赛道前,我就把市面上小红书课程基本看了个遍,确立了自己的执行sop,做好了私域的打造,22年的冬季也验证了我的sop是可行的。
9-12月的时间里,大概日产300-500资料粉,3、4个月变现了15万左右,这无疑给了我强大的信心。
在这里也感谢@拱卒哥对我的帮助,很多一些细节和操作是从他这边学习并完善的。
说实话被割了那么多项目,拱卒哥的项目交付是做的最好的。
接近三十个账号持续爆文
但是回头发现,资料粉白嫖率太高了,重新复盘项目,觉得并不适合放大,也不是什么很好的项目。
还是得找到高客单、高复购、可私域的项目才行。不过好在通过这个项目,我也基本把小红书的底层逻辑跑通了。
02
项目迭代与抉择
我在跑通基础项目以后,觉得自己做后端真的很苦逼,一直想寻找稳定能跑CPA或CPS的项目,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跑流量的工作室。
机缘巧合之下了解到了K12赛道,但是拿到的客单价并不高。
勉勉强强养起一个团队,想赚大钱或说积累原始财富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于是乎我开始挖掘我的后端,深挖以后发现与自己只是别人的第N级代理。
我深深的明白,想把利润跑到位,有能力以后,做下下下下级代理是行不通的。
然后也通过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找到了后端的公司名字,但是对方并没有留下任何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于是乎我在网上疯狂的检索这间公司的信息,百度、知乎、抖音等各种平台搜了个遍,最后在BOSS上发现他们正在招聘。
我伪装成应聘者,拿到了HR的联系方式,与他们HR沟通周旋了很久,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
最后才拿到了背后老板的联系方式,也开启了我们之间的对话。
“你能上多少?”
“我全力以赴一天能差不多500+”
“哦,我们的渠道一般一天吃5000个的,你再去努力吧”
“给我们一个机会可以吗?或者能不能当面聊聊,看一下我的账号”
“没必要,1000再来谈吧”
但是我并不服输,因为我的粉丝质量非常优质,并不是白嫖粉。
一番沟通后,“要不你明天来找我吧”,对方的这一句话让我感受到了莫大的动力。
来不及思考更多,我定了最早的一班车,背上我十多台数据最好的设备,赶到了深圳。
用心的分析行业,卖力的展示数据,其实分析的不是行业,展示的也不是数据,是真诚的心。
对方见我诚意,也给了我链接的机会,我很珍惜。
后来的故事,便是我通过各种SOP与项目优化,跑通了K12赛道的流量。
团队也迅速扩展到了20人,拿到了还不错的结果。
这便是我与@芦荟大魔王,芦荟哥一开始认识的故事。
今天想说的其实并不是这个项目,因为上面的一些小小的成功。
都是因为链接到了优秀的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拿到了还不错的结果。
而本地生活这个项目,是全程由我自己一人规划起盘,并且拿到了月营收80W的结果的。
时间回到23年春节,在思考了很久究竟做什么高客单、高复购、可私域的项目,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
在这时我姐姐突然联系到我,她是做烘培店的,她得知我小红书做的还不错,便产生了让我帮忙上粉的想法。
我一想也好呀,尝试一下不同类目的玩法,然后我在深度分析了烘培赛道以后,很快速的就产出了爆文。
当时一天上粉20-30她们烘培店还能运作过来,直到情人节前一周,产出了3条大爆文,一天加了一百多个,她们根本接不过来,浪费了很多流量。
于是乎一个想法闪过脑袋……我是不是可以找个客服专门转化流量,和蛋糕店谈好返点,再把订单派给蛋糕店呢?
然后说干就干,立马自己学习蛋糕知识。好家伙,不学不知道,蛋糕太复杂了,各种尺寸大小,制作工艺等等。
花了3天时间认真罗列了产品的排列与报价,并且制定了一个客服聊天sop来减轻客服聊天压力。
情人节前夕的一篇爆文
于是乎一切准备就绪,到了情人节前一天,这个项目也彻底跑通了。
情人节前一天是预定了15个蛋糕,平均客单价是400-500元,当天的营业额就去到了接近6000元,谈的返点是25%,利润将近1500元。
情人节过后我一天也能接到3-4个蛋糕,每日利润也接近300-400元。
至此,全套流程已跑通,那么下一步就是如何规划项目、规划团队、设置方案的事情了。
03
运营流程和思路
在流量获取上,我选择的是小红书平台,采用矩阵号的模式。
所谓矩阵号模式便是多账号+高频次+同类型产品+内容可复制的模式。
我们要下实现账号的矩阵化运作,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1、找到产品核心用户画像,确定一款稳定性产品
产品的SKU不能搞太多,例如定制蛋糕的业务,购买力最强的用户是27-35岁年龄段的女性。
所以蛋糕我们选择了复古奶油蛋糕,而不是个性化的翻糖类。
然后在复古奶油蛋糕这个品上挖掘了十几种横向产品,例如:中国风复古奶油蛋糕,田园奶油蛋糕,油画风奶油蛋糕等。
2、产品内容可复制性
简单地说,图片足够简单,通过简单的处理、拍摄就能产出优质图片。
重点是在产出内容的同时,搭建好项目素材库。
总结:矩阵号玩法,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帐号多,内容多,大概率就能产出优质的笔记,因为小红书的终极流量来源和销售业绩,基本是靠爆文产生。
内容思路:
在烘培赛道的内容思路上,我们拆解了大量同行,分析了很多笔记,最终确立了五大引流模式。
分别是:合集类、翻车话题类、美女返图类、聊天话题类、直播切片类。
拆解笔记的重点:我们在拆解之前就要明确自己的重点是种草推广、客资收集还是带货。
像我们做私域板块重心肯定在客资收集上,那我把拆解对标账号的重心都放在了他的评论区。
只要这个账号评论区“怎么买”“求链接”“怎么联系”等等数据够多的时候。
那就表明这个笔记很值得我们认真拆解分析,甚至于像素级模仿。
合集类:简单的说就是产品图以4、9、16、32等合集的形式去展示产品,主要给顾客一种很强的冲击力。
这个玩法适合很多赛道去应用。例如小学资料合集、某某食品合集等。
优点是基础数据很好,缺点是耗费时间整理内容。
我们解决的办法就是,每制作一篇都要搭建好自己的素材库,坚持一段时间。
后期只需要排列组合的模式就能快速产出合集,迅速占领当地图文类目。
翻车话题类:利用两组照片的强烈反差,以蛋糕翻车为话题吸引顾客进来。
然后再告诉顾客我们的蛋糕没有翻车来达到爆文的方式。
通过评论区大量小号引导,去完成顾客的客资收集。
这个赛道的玩法困难在于寻找两张图片对比,前期我们是用图片搜索的方式老实巴交的去做图文。
后面AI工具完善后,我们都是选择一个漂亮的蛋糕图片,再利用AI工具制作一个翻车图来减轻创作压力。
美女返图类:利用高颜值美女+蛋糕氛围图的模式快速吸引人的眼球。
在文案和话题上要增强蛋糕的引导性,评论区一定要做好话题引导,与标签引导。
这类图片我们基本是以优惠券的形式给顾客返图,然后和顾客沟通我们用于朋友圈等运营。
因为是高净值用户,一般颜值不低,她们都会答应的。
可以利用GPT等编写一些感人的爱情故事,让故事与话题互动。
文案前端是情感,后端是蛋糕,增加评论区话题互动性。
聊天话题文:利用GPT工具批量制作与蛋糕相关的鸡汤话题或者自己从同行的话题爆款中自制一些。
然后以聊天对话加爆款标题的方式,迅速占领该领域的泛流量,再通过评论区洗粉的模式上粉到自己账号。
以上四种图文模式,我们都是采用了小红书人群反漏斗的模式去反推用户需求和搜索习惯。
先以蛋糕合集抓住核心需求人群,再以翻车、美女返图打动兴趣人群,最后以批量话题的模式去洗泛人群。
重点合集账号,我们全部会开企业蓝V号投放流量来获取私信豁免,这一玩法也符合小红书的KFS投放策略(敲重点)。
只有不断的提高话题阅读渗透率,扩大需求人群与场景人群,才能精准触达用户。
未来我们还会在五种笔记上持续布局与占领长尾关键词:花园风蛋糕(真花与蛋糕结合)、油画风蛋糕(美术与蛋糕结合)、中国风蛋糕(传统与蛋糕结合)、素食蛋糕(健康与蛋糕结合)、IP手绘蛋糕(全类目IP与蛋糕结合)。
因为小红书是搜索平台,想长期布局赛道必须占领关键词大量的关键词。
目前关键词类目中深圳蛋糕、佛山蛋糕、广州蛋糕、深圳蛋糕同城配送、佛山蛋糕同城配送、广州蛋糕同城配送等一级关键词大部分以及被我们占领。
目前逐步占领二级地区关键词,例如深圳下面的龙岗、福田、等等地区属于二级关键词。
除了地区关键词以外,我们也会借助淘宝的关键词玩法,在地区后面加入大量的蛋糕形容词。
例如ins风法式复古可爱裱花蛋糕等,尽可能提高被搜索的权重。
接着是我们近期测试的小红书切片直播,在过去我们做直播都有很强的目的性。
比如我需要产出场均GMV或者场均客资收集量,才算是一个达标的直播。但是对于我们做定制的赛道来说其实非常困难。
于是乎近期爆火的抖音切片以及小红书视频推流计划,给了我新的启发。
我们目前直播是不在乎场均GMV的,因为我们不挂车。
然后我们也不在乎当场直播的客资收集数量(当然也会认真分析数据)。
只是我们会把自己的直播素材录播好,安排兼职人员快速产出切片。
小红书视频推流的情况下,一个普通视频达到1000小眼睛是很轻松的事情。
只需要我们插播足够多的有趣内容,重复大量的用抖音切片逻辑去战略市场就够了。
这样思路一转变,直播间是否出数据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我们拿到了自己的切片素材,可以快速批量的占领市场。
04
危机与转折
前期第一阶段,非常的顺利,从2月14起盘,到7月七夕节,月均营收已经能达到15-20万,这是非常客观的数据。
运营团队从一开始的1个人,也拓展到了7人,成立了蛋糕私域小组。
项目0-1的模型跑完了,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很轻松能快速复制了。
蛋糕赛道想复制的方法无非就是两个,一是批量投放流量,锁死某地蛋糕流量;
二是拓宽渠道,聊多几个城市,做多几个后端,再增加运营人员完成项目产值的翻倍。
第一点、我们在跑通以后就迅速开展了投流计划,同时有三个蓝V账号在投流量。
开口价格大概在8-10,到V成本平均在20-25,总体回本周期是1周。
但是由于资金受限以及方方面面的影响,每天投放的并不多。
第二点、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开拓其他城市。
最初我以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在美团上寻找佛山的蛋糕店,然后再去小红书做搜索。
只要她做的不咋地的,我都主动去要联系方式,然后在微信上去介绍我们的玩法模式,结果屡屡碰壁。
90%的顾客,知道我们推销小红书运营的项目后,基本直接不回复或者说不需要,也不想了解我们的玩法。
剩下10%愿意和你聊天的,也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踏出合作的第一步。
就这样我不断的在佛山找蛋糕店聊合作,不断的改善团队的运营。
就这样我不断的背着我们运营的手机设备,不断的找烘培老板谈合作,每次都用尽全力去讲解我们模式的优势以期望获取老板的认同。
最终在第四十五间蛋糕店,她们答应了和我们合作,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我还记得那天下午天气很好,对方很耐心的听我讲述着我的运营规划和思路,随后我也把合同拿出来给她细阅了很久。
她说“找我们想合作运营的自媒体公司不下十个了,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感觉你很真诚,试一下吧”。
老板娘说完这句话,瞬间一股脉冲从我脑门刺激到鼻子,感觉鼻子酸酸的。
合同签完,离开店铺,看着天空的晚霞,吹起了一阵风,眼睛被吹的干涩流泪,眼眶湿润了很久,至于为什么会湿润呢,或许答案在风中吧。
回过头,我就发现以这种思路去打开市场,必然是行不通的,而且大家连了解都不愿意了解,何谈合作呢??
这个问题让7月的我头疼了很久,如果不解决是没办法做进一步推进,也就意味着项目的天花板也就那么点。
我在这个阶段找了很多圈内大佬沟通,也有很多大佬劝我去做别的项目,给我很多建议。
我当然对一些项目也很心动过,后面转念一想,我之所以那么相信他们。
是因为一开始我给他们知识付费过,或因某个项目,或因某个工具,所以我对他们充满了信任。
转折点来了,如果我去做蛋糕烘培的技术提升以及烘培老板的运营培训,是否能获取大量同行而且让他们对我充满信任呢?
因为有了小红书资料号的玩法,做起蛋糕培训号的运营也是非常上手,问题就在怎么找靠谱后端了。
说干就干,因为我跑培训赛道不为了赚钱(当然也小赚),所以我可以比同行更低的价格去完成这件事。
在小红书寻找了非常多烘培店,最后锁定了一家佛山的,我以极短的时间连接了一家蛋糕烘培店,确定了以CPS的模式合作推流。
同时不断在朋友圈营造人设与内容分享,仅仅2个月,我就差不多添加了200个烘培老板的微信。
其中有20%被我知识付费变现了,也为业务拓宽了渠道。
到了9月,我从一开始跑了45家蛋糕店,被拒绝了44次才成功签单,到9月一个月签下5个店铺,而且全部是主动联系我的。
这一刻我明白了,主动方与被动方的攻守轮换,是因为你为别人产出了价值,别人才会信任你。
或许,这就是大佬们常说的势能吧。
05
团队标准化的完善
在完成了渠道拓展后,我下一步重心便是放在了团队的SOP颗粒度上,只有足够细的颗粒度,小白才能迅速上手。
于是乎在人员管理上,我做出了以下几点调整。
1.类阿米巴模式
业务流程拆解,前端运营只做流量,后端运营只做转化。
每一个员工都是独立个体,每一个人的绩效都与自己数据挂钩,不再吃大锅饭,达成了类似阿米巴模式的企业管理。
前端运营:薪资拆解,基本工资+岗位补贴+阶梯式绩效的模式。
岗位考核要求每月完成400个客资收集的数据考核,完成数据考核后每增加1个客资都会有额外提成。
同时采用了传统销售的模式,制作了企业数据排行版,让员工充满竞争氛围,设定每月冠军奖。
对于连续两个月无法完成任务的同事,我们直接按法定0.5N进行赔付。公司只做筛选,不做培养。
后端客服:薪资拆解,基本工资+岗位补贴+阶梯式绩效的模式。
与运营相似,但是考核的是客资转化营业额,每一个销售额都对应不同的提成。
让客服之间也在PK,转化率高的优质客服多倾斜流量,差的多努力转化客资。
优势:客服如果转化的数据不好,会及时反馈到前端运营,让她们调整运营内容,让她们好转化。
就好比运营为了流量,做了大量的低龄化IP,导致整体产值偏低,客服一定会有意见,她们就会主动找到运营沟通,让运营调整方向。
劣势:竞争过于强,容易导致组内纠纷或矛盾,需要及时做好相关疏导工作。
2.解决员工能力与意愿问题
对于这种员工我们需要多提高方法思路,前期多开展高效培训,让他与团队优秀的同事学习,多鼓励引导。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项目拆分了营收结构,收入有30%用于奖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员工看到有同事赚到了高额的汇报,就会充满激情,互相内卷。
3.复盘机制与会议
每周例会:公司每周固定召开一次项目例会,复盘上周情况,让员工汇报问题,商业解决办法,设定下周规划。
日常爆文拆解会议:公司每周一上午,每一位运营都需要分享一份食品类赛道(尽量非蛋糕)的账号拆解。
拆解方向从:人设、标题、选题、封面、剪辑或展现形式几个方面去进行。会议结束后进行10-20分钟头脑风暴,讨论选题和时事。
无爆文风控会议:这个会议有个触发机制,触发机制是:某运营连续3天无100赞图文或连续1周无1000赞图文。
就需要与组长讨论原因,迅速商讨或复制同事的爆文进行数据填充。
06
商业壁垒的搭建
目前以完成广州、深圳、佛山三地的后端合作,与某科技公司共同打造下单平台。
未来高效的下单平台能快速帮我们完成客户承接、订单统计、协调后端、佣金发放等功能;在我们与新的项目后端谈判的时候也能更有筹码。
很多人说,俊宇,你把项目分享出来不怕别人去做吗,我很想说能坚持做一个三个月不怎么赚钱的项目。
能坚持去跑线下被四十多家店铺拒绝,能做那么细的团队管理的人早就在某一些赛道发光发热了。
至于剩下想入场的,恐怕也被这拒绝的次数劝退了吧。
07
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我认为做项目必须要有规划,有目标才能成。所以我将项目定位本地高端烘培私域项目,把项目一共划分了四个阶段来执行。
第一阶段:在23年6月前,逐步增加一名运营,一名运营助理兼客服,平均日进粉达到50-70+。
把前端引流方案、后端接单流程整体跑通,运营团队完全能覆盖支出。同时开辟第二城市复制深圳模式。(6月已完成)
第二阶段:在23年12月前,完成两个地区的营收稳中增长,继续开拓第三城市。
拓展鲜花定制、烘培培训等附带业务,初步完成财务、人事、商务等组织架构,
同时搭建下单分销系统申请地方专利与补贴。(11月已完成)
第三阶段:24年6月,打造完成智能下单软件,申请进入科技库,参加各地创业比赛,寻求资方投资。
运营团队人员规模达20人,批量复制深圳模式,6月前洽谈完大湾区剩余城市。
利用大湾区经济优势,打造月营收300万流水数据。
第四阶段:24年7月开始,寻求资方入场,开辟全国各地合伙人模式。
以上便是我项目的全盘规划,我坚信这是一条可行的道路,把项目的思路用在很多本地生活的产品上我认为也是行得通的。
08
回头看,全是细节
整个项目回头看,都是细节与坚持。无论是小到一个客服的话术回复,还是大到系统开发,无一不是细节。
这里借用鲸鱼ken的一些话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我觉得能否赚钱这件事情上,核心价值会非常重要
我反复对比过我今年做过决策和执行,不同核心价值的定位,会随着你的执行,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比如,我就擅长流量这个维度,那搞流量的核心价值是定位哪里呢,是收客户的服务费赚钱。
还是卖粉给客户赚钱等,还是说要立足于,真正产生流量价值效应。
如果你只是卖粉给客户,反正一个粉多少钱,客户不要了换下一个。
你是稳赚的,但客户却不一定赚,粉的质量低了,这生意也不可能长久;
如果你只是搞代运营,收代运营费,没有利益绑定,那你单个搞流量产生收益上限就在这,不如多接客户,多收钱,也不会长期。
但真正产生流量价值效应却不是,你的每一块流量都落到对应的结果上,你是能给客户结果的。
比如,能搞流量,做完转化,给到客户成交的价值,你也理应分大钱。
因为你流量和转化都做了,能搞流量卖货,持续产生带货收益,甚至还产生品牌收益。
客户也会绝对认可你,因为无论变现带货还是品宣,都产生了效应。
把核心价值定位在产生真正流量效应上,我们流量是产生价值的,是能带来结果的。
那后面是会产生更多增长效应的,价值带来的复利增长,虽然这个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而只要没有聚焦于真正产生流量价值上,只想着收钱那目标不同,导向也不同。
第二,任何项目都是有周期的,任何赛道也都是有周期,在开始的时候,几乎都有50%的利润,但后面就会越来越难,所以,要往死里干
某个大佬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要脱离流量思维,脱离网赚思维,从生意维度去考虑事情。
而对生意的思考,我基本昨晚一直想到了凌晨,让我理解最深的是时间窗口和周期。
假设一个平台的红利就10年,但真正红利就2-3年以上,这时候必须要往拼命去干。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先到者红利,早期做好的,后面哪怕利润消失了。
但是,是可以通过精细化运营,利润趋向于稳定,参考早期的淘宝天猫。
人家占据位置的,现在还活得很好,很多人说干不下去是因为赛道已经被堵死了,你进不去,但不妨碍人家赚钱。
包括后面知识付费,我会说红利,但不会多说多好,会多点精力去努力做项目。
还有跟学员一起干项目落地上。至于红利,看得懂你就吃,看不懂我也不说多一句废话。
第三,能发挥优势,就绝不内耗
我的优势基本都集中在战略和执行,但我关系建立很弱,只有交往才干。
所以,我会直接发挥优势,战略和执行拉满,至于关系建立,我直接放弃。
在我这里只存在深交好朋友,还有直接利益关系合作,一起搞钱,也就不存在泛交的朋友。
对深交朋友,真诚分享我的实战信息,对利益合作,合力共赢,共同成长先赚钱再成好朋友;
其他泛交关系,不群聊,不约饭,少去线下社交,不搞关系不交友,努力踏踏实实做事,努力拿结果。
所以,不是鲸鱼高冷哈,因为我本就不擅长搞关系,我也懒得搞浅层社交做事做人如此而已
放弃浅层关系建立,聚焦战略与执行,拿结果为导向,让自己更加高效。
第四,决策坚定,动作才会不变形
昨天刚见某个老板那会,她说我给她的感觉,我决策特别坚定。
我回想了一下,从当时5月份投放后,别人还在小红书自然流,就我非常坚定走投放的路,挫折无数到现在,似乎自己变得也更加坚定了。
我觉得有很重要一点,就是我相信投放是终局,所以,哪怕我半年再苦,再多失败,我也会一直坚定下去走,我不会放弃这条路。
昨天有个哥也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做了那么多个项目,都不去放大,到这个小红书投放项目反而才会去放大。我回答是,我一直坚定。
之前的项目都没法发挥我全部优势,我一定要找到我能发挥流量势能的最大发力点项目。
我很坚定去思考探索走到现在。虽然刚有些起色,但我认为这条路很正确
第五,做生意是需要载体的,盘子不能太小
如果你要赚1000万利润,首先你这个生意的盘子就不会低于1000万。
只有你市场体量足够大,你才能在市场中撕杀出来你的利润。
在有些项目失败后,我曾经反复思考过,是不是我自己运营的问题,后面发现一些项目的盘子问题。
盘子就那么小,一个月10万估计都没有,还是红海厮杀的,一个月赚2万已经撑死了,我能干10万吗,不可能的。
但一些大赛道就不是,我跟某短视频大佬交流过,他说要去红海拿收益,因为当你生意盘子足够大。
假设有10亿体量,你做这个赛道,同行也做这个赛道,大家也都能赚钱,不至于因为盘子小而死掉。
相比之下,蓝海赛道,的确适合新手,但这个载体并不能支撑多人入局。
在经济下行时,蓝海机会也是会缩减,并不会比红海赛道好。
本地定制产品是某团和某宝都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因为需要大量的人工去沟通,大佬看不上,小卡拉米入不了场。
这就是为什么我赛道还是会选择本地生活的原因,而不是其他冷门赛道。
最后,想说风口大于一切,挣钱就几年的事情,很少人能平稳一直赚钱,又能拿到正面大结果。
核心竞争力到最后,一定不是个人的,而是团队的势能和资产。
脱离网赚思维,认真深耕赛道,项目很多,自己要深思再选择。
然后不要放弃学习,学到老活到老,探索未知领域,学习更多知识总不会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淘金之路,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TaoKeShow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JJafPOLQrDbRnWuyLYj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