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过亿、年入8亿的网红蛋糕品牌——熊猫不走暴雷了。
一边是员工在官微上讨薪,说公司创始人失联、工资被拖欠了几个月、社保公积金也被断交。
另一边是创始人在钉钉群承认公司经营困难,鼓励大家通过仲裁维权。
虽然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对熊猫不走的差异化服务给予了高度好评,但是企业不能把送货的交付形式当成了自己的竞争核心,否则暴雷是必然的事情。
01
交付太重了
不得不说 ,熊猫不走的交付是有创意、有价值的。
对于一个过生日的人来说,尤其是小孩子,对这种东西是很感兴趣。
但是问题的核心是这样的交付太重了!
1、成本高
原本找个外卖小哥送个蛋糕,跑腿费也就七八块钱或者10块钱。
但是换成自己的配送服务,或者找专人来送,要买衣服、要根据客人需求定制表演、还要现场服务。
这样最低的配送成本就从七八块变成了七八十了。
2、效率低
一个客户从接单、需求沟通到制作、配送,表演,仅配送服务的过程至少一个小时,还不包括前一天的准确。
一个店铺一天如果遇到好几波客户,不同地方的、同一时间段的,这时候就需要增派人手。
这就导致配送服务成本增加,而个人的产出很低。
但是同样的时间和价格,一个外卖小哥可以跑十几个客户了。
3、难统一
差异化的服务最大的挑战恰恰是在差异化,也许总部做的很好。
但是到了每个城市的加盟商、兼职人员,交付上就存在差异了。
本来是好意,增加体验感,但因为交付难统一,反而导致体验差了。
02
产品才是
整个业务的核心啊!
关于上门表演或者实体店表演的服务有很多,比如海底捞就很出名。
但是不论海底捞的生日祝福有多好,用户最终关注的还是产品新不新鲜、好不好吃、价格贵不贵。
同样的,熊猫不走用户记住的是什么?
是过生日送蛋糕的表演,还是希望用户记住你的 蛋糕、糕点?
没有那一家糕点店铺,是因为靠做生日蛋糕活下去的。
过生日一年就一次,但是买小蛋糕、面包等可以每天、每个星期都买。
而消费的前期是,你的产品得好吃啊!
大家都在朋友圈分享熊猫不走的交付,而没人分享熊猫不走的蛋糕、面包、点心有多好吃,这就是本末倒置。
03
新鲜感只有一次
当你第一次享受熊猫不走的蛋糕表演服务,也许你觉得很惊喜,甚至还会分享朋友圈。
但是体验过一次以后,第二次、第三次呢?
我想很多人是会腻的,因为新鲜感只有一次。
而且很容易给用户造成的感觉是,你的利润太高了,而不是服务太好了!
你想一下,当你花几百块钱买个蛋糕,还有真人花心思的表演服务。
你就会想商家应该挺赚钱的,然后你自然就会对产品本质有质疑,或者心里上打折扣。
本来你买个200块的蛋糕你觉得它值150,现在有了表演以后,你就觉得蛋糕只值80了,因为其他的成本高了。
而吸引用户最终复购的还是蛋糕好不好吃,用料好不好,能不能吸引用户再买其他的糕点。
有时候换一种差异化的服务,把这块的成本抠出来,给用户好的产品,反而更重要。
比如我听过熊猫不走的蛋糕,但我想不到熊猫的其他甜点产品,因为我一年只过一次生日,我想不到其他场景去消费了。
而真的等我过生日了,我已经把它忘记了,我一定会去我经常消费的那家甜品店买。
04
不能盲目扩张
及时止损
熊猫不走的创始人杨振华自己承认,因为盲目乐观、决策失误、对疫情、市场、政策的错误判断,导致了公司资金链锻炼、停业的现状。
这还是给了我们所有创业者一个警醒。
大家思考一下,是不是所有失败的创业者都是这样的说辞?都是这样的问题?
1、当局者迷之自信
许多创业者不管是失败还是已经很成功,有时候总有一种迷之自信,不相信任何人,要树立自己的权威。
所以经常做出一些当时认为“正确”的决策,比如盲目的扩张、盲目的做新产品、盲目的做其他业务或者不果断裁员。
因为对未来预期收入的盲目自信,导致最终入不敷出。
2、及时止损
一个企业的问题出现,不是突然的,而是有征兆的。
可能是某个人的离职,某个业务的亏损,某个产品的增长停滞,某个大客户的流失。
但如果创始人依然盲目的去扩张,邀请团队执行自己的错误决策,那注定失败而无法挽救。
作为创始人,要敢于承认自己的决策失误,也要敢于放弃自己不熟悉、亏损的业务,更要敢于承认别人做的比自己好。
这时候应该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保存实力,以便寻找新的机会。
否则连基本盘都没有了,再来复盘的机会就渺茫了。
本文来自公众号:十里村,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TaoKeShow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u15BPTKKc5adGcpHDjN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