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听过很多从年入10万到年入百万 甚至年入千万的励志故事,周围也肯定有这样的朋友,但是从年入百万千万退到年入10万,只是听的不多。
因为创业老板的朋友圈往往是报喜不报忧,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GMV突破多少多少亿、买了迈巴赫跟大G、还换了更大的新场地。
就营造出一种感觉:大家怎么都这么赚钱,就我原地不动,真特么焦虑。
我是做圈子的,感知跟大家正好相反,我这边倒退的案例特别多。
很多老板赚钱以后,是不会找我私聊说:“老严,我最近特么发财了,**项目起飞了,哈哈哈哈~”
相反,很多人会这样私聊我:“老严,最近有啥好的方向和项目?我这边老项目不行了,没增长,吃老本中,你资讯广,给给建议。”
我不仅听过很多这样的案例,自己好几个项目都走过这条路。
就是老生常谈的模板故事:红利期靠运气赚钱,等平台规则一改,立马下滑,然后吃老板,然后测试新的红利项目,靠实力亏钱,在亏钱中迷失与怀疑。
我于是就去对比身边那些持久能赚到钱的老板,甚至越做越大的老板,差距到底在哪儿?
有差距的地方蛮多,但有一个差距特别大:体系化。
啥是体系化呢?
举个例子,马云一开始做黄页,后来做B2B的阿里巴巴,后来增加了B2C的淘宝,这样可以帮商家卖货,靠疯狂补贴打败了ebay,然后因为信用问题和支付问题建立了支付宝。
然后为了撬动消费,搞了双11的活动,这就需要海量的服务器计算资源,那非双11过完后怎么办呢,这些服务器计算资源闲置岂不是浪费,于是弄了阿里云,租或者卖给其他公司。
后面还开发、入股、收购了一堆产品:余额宝、饿了么、飞猪、口碑、盒马、微博、优酷等等。
这就是体系化,业务与业务之间相关性很强,各个环节都互相呼应,让整体越来越强。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例子距离我们很远很远,我举个非常近的例子。
我有一位朋友叫阿锋,他说自己2022年的时候测试了N个项目,起起伏伏,最终换项目还是要从头再来,吃够了苦。
于是这两年,他换了一个思路,用体系化的思路在打:
1、首先直营打粉项目,卖粉赚钱,把月人效突破1万;
2、自己单做,不容易放大,也没那么多人才,于是发展了线下阿米巴合伙人,增加一块收入,还能拿着所有人的总量找买家要到更好的价格;
3、打粉技术容易过时,弄了一个打粉联盟的圈子,经常跟圈子里的人线下交流打粉技术、对接资源,这样源源不断的技术更新保证自己技术不落伍,还能稳住阿米巴团队;
4、因为经常聚餐,很多圈友的朋友也想参加,于是圈友裂变进圈子的人就更多;
5、为了督促自己日更公众号,弄了一个日更文章小圈子,30多人,谁不日更,就发100红包;
6、除了线下的阿米巴合伙人,还有线上的打粉训练营,做起来了也可以转到线下跟自己一起办公;
7、事情太多太忙,于是招徒弟;
8、这么多事情:自营打粉、线下阿米巴、打粉联盟、线下聚会、日更文章小圈子、线上训练营、招徒弟……都是内容啊,支持他日更公众号文章,反过来,通过日更带来的流量又能反哺所有业务;
……
这只是我从他文章中解读的一部分,不一定准,可能他还有更多我没看到的点。
他的所有产品:自营打粉、文章、打粉圈、聚餐、阿米巴、徒弟、日更圈、训练营等,彼此间都有联系,互相呼应。
这就是我刚提到的体系,如果他像很多团队一样单独只是做一个打粉项目,技术一过时,又要从头再来。
有了这套体系,他是不是就稳很多,是不是赚了更多钱,是不是比一般的单一团队更能抗风险,是不是更容易穿越周期。
打造体系,前期可能会分散一点做业务的精力,甚至前期见效很慢,比如说日更公众号文章,可能前面几十篇都没带来啥帮助,纯分享,突然第66篇认识了一位大哥,谈成合作,几个月多赚10w。
但是一旦打造提来这个体系,就会越做越好,同行慢慢退去,自己还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一个词,飞轮效应,说的也是这个逻辑。
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
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大抵是这个道理。
本文来自:淘客老严,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TaoKeShow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公众号:淘客今日干货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03N9wOL0FtlQuUNlcQL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