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这句行业内的真言道破了AI应用的本质。当我们惊叹于AI如何将40人团队精简至4人,如何让一人日产100条视频,如何实现一盘货卖全球时,不妨掀开AI的面纱看一看:一张图一毛钱的人工标注、千万级的年度研发投入、深夜仍在运转的技术团队。这是我在广州AI大会上,与一位从阿里云出来的老友的对话。15年电商生涯告诉我,技术从不改变商业本质,它只是放大了那些把握趋势者的优势。未来3-5年,不拥抱AI的电商公司,注定被淘汰——不是因为AI有多智能,而是因为竞争对手的人效会远超你。
年前,我去广州参加了场AI大会,碰到了一位老朋友。他刚从迪拜回来,是从阿里云出来的资深技术专家,现在主攻AI+电商这块。这哥们可是我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了,聊了几小时,让我对AI在电商领域的玩法有了不少新认识。为行文方便,我就叫他”迪拜”吧。
迪拜说:米哥好,咱们两年没见啦。
我说:是啊,时间过太快。上次见你还在搞那个AI自动剪辑的项目,做IP切片分发,铺了几千号。我记得当时你们是行业第一批吃这个螃蟹的。
他说:没错,不过那个项目收益平平,主要是当时AI与混剪的技术还太初级。
我说:我刚做了个AI对内容的测评,发现现在的技术比两年前确实成熟多了。这两年你在忙啥?
他说:目前主要有三块业务:一是AI+电商软件服务;二是AI+MCN;三是AI+出海业务。
我说:不愧是出身阿里云的资深专家,走的都是技术驱动的路线。这三块我最感兴趣的是AI+电商,毕竟我们这些做了十几年电商的老兵最清楚,这个行业有多少重复性工作等着被AI替代。详细展开聊聊?
他说:那我先介绍第一块业务,即AI + 电商软件服务,该业务主要具备三项功能。其一,电商商品详情页制作,一键完成商品上架;其二,生成模特图;其三,制作微详情短视频。我从实际操作流程说起,你肯定更容易理解。
我说:好啊,毕竟实操才是王道。
他说:以女装为例,传统流程是这样的:找模特拍照,化妆,搭场景,摄影,后期处理。这一套下来,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都不小。现在,我们的AI工具把这些全包了。
我说:你的意思是现在模特不用经常请了?确实能省不少麻烦。
他说:也不能说完全不用请,但可以省大部分钱。模特只需来拍一两次,签下肖像权协议。后续就让摄影师把衣服各角度细节拍好,其余工作全交给AI。它能自动一键换装、换模特、换场景,有了肖像权,就能合成各种效果,模特不用再来回跑了。
我说:这确实高效,能省不少人力物力。我见过有些商家为了省模特费,找的模特质量参差不齐,有了这技术,找一次好模特,后面长期用,性价比高。继续说说。
他说:商品图拍完后,就进入详情页制作环节。你做过电商就知道,这环节涉及编辑、美工、运营、文案、剪辑等多岗位协作。比如女装连衣裙,光是打标签这一项,就有版型、袖形、领型、材质等几十个选项。品牌店铺不断上新,往往需要3-4人协同才能搞定。现在,这些全都可以交给AI。
我说:我太了解这个痛点了。我之前也开过天猫店铺,做珠宝翡翠的,光是协调不同岗位就头大,更别提不同平台还有不同规则。那你们的AI工具需要多少人维护?
他说:只需1-2人负责软件运行就够了。现在品牌几乎都是多平台运营,不同平台间的详情页格式有差异,我们的AI能自动适配。比如在淘宝做好详情页后,一键就能同步到京东、拼多多、抖音、唯品会等所有平台,不用重复操作。
我说:不用专人在各平台搬砖,这省下的成本可不少。对了,你提到的微详情短视频是啥?我在淘宝上买东西都是直接搜索下单,没太关注这块。
他说:微详情短视频是手淘的一个重要流量入口,通过首页’猜你喜欢’进入。这是淘宝推出的沉浸式购物体验,跟刷抖音差不多。确实,男生购物比较直接,可能用得少。
我说:怪不得我没怎么用过。作为十多年电商老兵,我观察到淘宝一直在借鉴抖音的内容形态,毕竟短视频确实更有转化力。这个流量口子值得关注。
他说:没错,现在微详情已经是重要新兴流量入口之一。不过规则、要求都特别多,需要专人研究,不断更新视频。用我们的工具,可以自动完成这些工作,帮商家更好地获取流量。
我说:我理解了。有个问题,刚才你说女装连衣裙有那么多标签,这些标签真的是AI自动识别判断的吗?据我了解,AI图像识别要达到这种精度不容易啊。
他说:说实话,在客户看来是自动生成的,但实际背后有不少人工。这些标签是由后台兼职人员标注的,人力成本不小。我们会先找电商女装专家制定标注规则,再让兼职人员按规则打标签。去年这块投入至少几百万。
我说:哈哈,果然是’台前AI,幕后人工’。这让我想起那句行业内的真言:’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记得OpenAI早期不也是靠非洲人民打标签起家的嘛。
他说:确实如此,美国媒体都报道过。标签初期必须人工标注,这是预训练的必经阶段。预训练就像师生关系,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
我说:这么看AI也是需要’老师’的。你们给兼职打标签的人怎么计费?
他说:一张图大概一毛钱,他们打标签速度约1-2分钟一张。
我说:一万张就是一千块,性价比不错。这让我想起早年做淘客时用的接码平台,模式很像。
他说:原理差不多。虽然用上了AI,但有些基础工作还是得人来做。我们每次任务量至少几万张图,市面上有不少这类兼职平台。当前AI仍需人工辅助训练,后面会逐步过渡到AI推理模型,进一步降本。
我说:最近很火的DeepSeek,就是这种有推理能力的AI吧?我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发展。
他说:是的,我们去年上半年就接入了DeepSeek。它在爆火前,业内就很有实力。去年1月他们推出v1模型,我们就开始关注,v2出来后就接入了。最主要原因是性价比高,用其他通用模型API一年要花100万,换成DeepSeek后直接省90%,只需10万。我们主要用它的推理能力,在业务中占比不大,大约5%左右。
我说:这种高性价比的大模型确实值得小公司用。现成好用的工具,直接调用就行,比如写文案、商品标题这类工作。我见过太多创业公司执着于造轮子,最后发现不如直接用现成的。
他说:没错,找几十人的团队去研发模型,最终效果可能还比不上现成开源模型。
我说:网上有人把DeepSeek叫’AI界的拼夕夕’,这说法你认同吗?
他说:我不太同意。DeepSeek只是价格低,但不代表品质差。它性能接近一线大模型,能达到GPT的90%,而成本只有10%,性价比确实高。
我说:性价比才是关键。在我看来,不同阶段的企业需要的工具不同,大厂有资源自研,创业公司用好性价比工具反而更灵活。回到之前话题,AI做的图片详情页质量跟人工相比如何?
他说:AI生成的质量不仅能达到人工水平,有时还能超越。人工质量不稳定,AI却能保证标准化、批量化,而且不会偷懒打盹。我们有个做女装的客户,原来需要40人负责这块工作,现在只需4人负责AI工具运营和内容审核,人力成本直降90%。
我说:这才是真正的降本增效,10个人的活现在1个人就能干。不过这对一线员工确实是挑战,必须提升技能才能适应变化。
他说:换个角度看,若不裁员,效率能提高10倍。比如视频制作,传统模式下一个熟练人员一天最多做10条精品视频,用了AI工具后,一天轻松出100条,质量还能保持一致。这就是真正的增效。
我说:在图片处理这块,你们是不是也用了其他AI模型?我看最近小红书上很多人用SD(Stable Diffusion)复制爆款图,效果不错。
他说:Stable Diffusion确实是个好东西,通过大量训练数据,能生成质量高、多样化的图像,我们系统也接了这个。
我说:那你们能不能做这样的功能:用SD复制小红书爆款图,把核心元素留着,只换人和衣服?我看电商圈不少人都想这么玩。
他说:目前还没做这个功能。我们主要针对电商商家使用场景,比如:把假模图变真人图并换背景;给真人照片换脸换背景;定制模特;给静物商品图换背景。如果个人想用SD,建议本地部署,不过硬件要求高。推荐你去liblib.ai网站看看,国内SD玩家都在那扎堆。
我说:这几年我注意到,AI生成的图片越来越难辨别了。你们有统计过,现在有多少商家的详情页是用AI生成的吗?
他说:我们客户主要是女装品牌。据我所知,这个类目里,头部品牌女装商家详情页中AI辅助素材占比至少60%以上。
我说:比例确实高。其实这个趋势很明显,我之前找人做事的思路是:缺什么岗位就招人。比如需要助理整理文档、收集素材、排版文章,就直接去招人。但现在我会先考虑:这事AI能不能干?就像智能客服,虽然还不能100%替代人工,但能处理80%的问题量。我最近也在搭建AI写作流程,真是越用越离不开,绝对是得力助手。
他说:特别认同你的观点。我们是时候转变传统思维了,不是先想招人,而是先找AI工具。
我说:说到AI,我一直搞不太清楚大参数模型和小参数模型的区别。你这套系统属于哪种?
他说:我们这是典型的小参数模型。垂直领域要真正落地,都得用小参数模型。大参数模型太烧钱,一般创业公司玩不起。简单说,大参数模型用于理解世界,因为大参数模型具备更强的通用理解能力,而小参数模型用于理解行业,因为经过垂直领域数据微调,更擅长特定场景任务,更适合落地应用。而且在基础科学突破前,大模型能力顶多到80分。比如AI客服,再怎么训练也就80分,底层能力限制了它。而顶尖销售能到90分,所以很多人担心AI会替代工作,但目前看,AI只会替代那些80分以下、流程化、标准化、批量化的工作,如果个人能力到90分,短期内AI还取代不了。
我说:你这解释太到位了。我接触过不少创业者,一上来就想做大模型,结果烧完钱发现不如直接调用现成的。那你们这种小参数模型,一年投入大概多少?
他说:主要有几块成本。最大的是研发,小参数虽然比大参数便宜,但每年研发投入至少也得千万级。其次是人工打标签,一年几百万。再就是服务器成本,一年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
我说:电商确实是离AI最近的行业,我加入电商大军15年,电商一直在变,每一年小变化,每三五年大变化。现在圈内都在说,AI不会淘汰人,但会用AI的人会淘汰不会用AI的人,会用AI的公司会淘汰不会用AI的公司。
他说:说得太对了。未来3-5年,电商公司不全力拥抱AI,5年后肯定被淘汰,因为人效太低,跟不上用AI的竞争对手。我也希望我的公司能成为最懂AI的电商公司,也是最懂电商的AI公司。
我说:总结下你这个’AI+商品详情页,微详情’工具,主要有三点价值:一是降本增效,把40人团队缩减到4人;二是实现规模化,生产效率大增,带动销售提升;三是标准化,AI生产的内容质量更稳定。说实话,有了这套工具,商家还真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美工和运营了。
他说:你总结得太到位了。
我说:咱们再聊聊你的第二块业务——’AI+MCN机构’,这个我挺感兴趣的。
他说:最开始我们只是帮卖家做图文和短视频,后来想既然有内容生产能力,在’内容即流量’的时代,何不自己做MCN机构?核心卖点就是用内容换流量。想通后我们就开始测试,在抖音和淘宝都试了,效果不错,第一个月就实现了百万销售额。
我说:这不就是淘客模式嘛,正好是我的老本行。2008年我就开始做淘客了,算是第一代职业淘客。你们在淘宝主要通过哪个渠道分发?
他说:淘宝上有个叫’逛逛’的频道,我们主要通过这个分发。
我说:逛逛确实是块淘客宝地。记得2015年,有个哥们在逛逛前身’有好货’上运营了100个账号,当时单账号月最高佣金能到100万,那叫一个暴利。我一直认为,用淘宝自己流量做淘客,转化效率最高,李佳琦、薇娅本质上就是超级淘客,用淘宝流量带货,所以效率那么高。不过这可能跟淘宝联盟初衷不符,他们希望引入外部流量,所以逛逛资源其实挺稀缺的,得靠关系和手段。那你们抖音怎么玩的?
他说:抖音我们分两块:一是在精选联盟挑选高佣金、高转化、高性价比的商品,用AI自动混剪,再通过几百上千个账号分发;二是接品牌方的推广需求,用AI处理他们直播间素材,效率特别高,直播同步就能完成切片并分发出去。
我说:听起来很高效,有具体案例吗?我想了解下实际效果。
他说:给你分享个户外运动品牌的案例。我们用AI混剪从直播中提取卖点片段,比如运动鞋减震效果、背包大容量设计等,做成大量短视频。注册了100个账号作为虚拟达人,每账号每天发10条,一天就是1000条,月累计3万条。因为是品牌独家,避免了竞争对手干扰,只有自己100号之间有点竞争。按平均每条500播放量,月能获得1500万播放,就能帮品牌实现几百万GMV增长,整个过程AI自动化操作,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我说:这效率确实惊人。你们负责品牌的切片分发,需要多少人力?
他说:一个人就够了。AI时代,内容不是瓶颈,账号资源才是瓶颈。因为AI可以24小时不停生产内容。
我说:让我梳理下你们这个AI+MCN模式:通过AIGC生产内容,内容带来流量,流量转化GMV。虽然听起来简单,但能高效执行的不多。
他说:核心就一句话:大力出奇迹,用量取胜。当我们能生产足够多内容,又能高效分发,自然就用内容换到了流量。
我说:这套玩法个人能操作吗?这个感兴趣的人应该不少。
他说:熟练掌握这套玩法再配合AI工具,个人通过CPS模式带货,月入几万不是问题。因为借助AI,一个人每天产视频量能超过传统公司10-20人的产量。以前管理好的公司,一人一天能出10个视频就很不错了,现在一人一天能出100甚至几百个,量级完全不同。
我说:未来所有公司都得变成AI公司,就像互联网时代所有公司都得变成互联网公司一样。新工具普及一定是因为它真的能提高效率。最后,说说你的出海业务吧,我也比较关注跨境这块。
他说:AI+出海的结合,主要实现三个功能:一是调整模特,中国模特换成当地模特,比如面向印尼市场用印尼模特,面向阿联酋用阿联酋模特;二是语言翻译本地化,让内容更接地气;三是实现一盘货卖全球。
我说:你这次去迪拜也是考察市场去的吧?出海是我一直关注的,尤其是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增长潜力大。
他说:没错,这次主要考察中东市场,深入了解那边的需求、消费习惯和政策法规。我们在中东有个童装客户,叫安奈X。通过调整店铺模特和产品展示,他们的童装现在很受当地欢迎,在童装类目销量前列,五星好评率高,出海进展顺利。
我说:本地化一直是个大挑战。每个地区文化习俗不同,很多品牌翻车都栽在这上面。你们怎么用AI解决这个痛点?
他说:传统本地化最大问题是文化盲区,AI工具可以自动检测图片中的禁忌元素,将错误率降低90%。我们的做法是:先收集目标市场的文化数据,包括不同市场习俗相关的图片、文字等,建专门数据集。以中东为例,收集当地传统服饰、宗教场所着装要求、日常社交场景着装等资料,让AI学习中东文化对服装遮盖程度、颜色偏好、图案禁忌的特点。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标注,指出图片中符合或不符合文化习俗的元素及原因。比如标注某张图女性领口过低不符合保守文化要求,或某图案在特定文化中不吉利,让AI准确理解不同文化习俗的规则和边界。这样就能避免那些不吉利符号或与宗教冲突的图案,防止广告违规,让产品在中东推广更顺畅。
我说:这套方案太牛了。我见过太多出海电商,地区研究不到位,结果产品设计、文案翻译全踩雷,血亏撤退。现在江湖上流传一句话:’不出海就出局;无AI不投资,无IP不创业’。你已经把AI和出海都覆盖了,有考虑做IP这块吗?
他说:哈哈,暂时没这想法,我觉得自己更适合幕后支持。
我说:对了,你老东家阿里最近怎么样?我最近一直在关注AI,阿里在AI方面投入挺猛的。
他说:据我了解,未来三年,阿里将以AI为战略核心,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AI转型这几块加大投入。(今年2月下旬,阿里刚刚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围绕AI核心战略)
我说:你现在主要在北京吗?
他说:是的,主要在北京。不过因为业务发展需要,在杭州和广州也有分公司了。
我说:那下次你来杭州,咱们一定要聚一下,我也想去你公司实地看看这些AI工具怎么落地的。咱电商老兵得紧跟技术,不然很快就被淘汰了。
他说:一定一定,到时候给你演示下我们的系统,肯定有你感兴趣的。
我说:这次聊天收获很大。你把AI在电商领域的三大应用讲得特别透彻,给我打开了新思路。我觉得未来3-5年,这几个方向肯定是行业风口,能降本增效的技术必然大行其道。
他说:是啊,我们都是这个变革大潮中的一员,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挺幸运的。
我说:我回去要好好梳理下AI+电商的几个切入点,特别是内容生产这块,确实能省不少人力。下次见面再细聊!
他说:好的,期待下次交流。
END
本文来自:老米CPS公众号,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TaoKeShow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公众号:老米CPS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olVV9kAVAPXw7XNGiBk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