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就有个兄弟来找我,一脸的苦闷。
说他跟着几个大佬学了不少“高深”理论,什么打造IP、商业闭环、做时间的朋友。
然后就一头扎进去干,又是写深度公众号文章,又是拍视频想搞点精品出来。
结果大半年过去了,钱没捞着一分,粉丝也没见涨几个,自己快揭不开锅了,家里人也开始给他甩脸子。
他问我:“王叔,我是不是压根就不是创业的料?”
我跟他说:你不是不行,是你掉进了草根的第一个大坑!
大佬们跟你讲长期主义,对他自己来说没毛病,人家早就吃喝不愁了,有钱有闲有资源,当然可以慢慢等风来。
但对咱这种要啥没啥的草根来说,一上来就跟你扯长期主义,那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咱们现在最该干的,不是对着天边的彩虹流口水,而是赶紧、利索地、想尽一切办法,先搞到能救急的快钱,先把今天、这个月活下来!
这是我这么多年自己摸爬滚打,也看着身边无数草根兄弟起起伏伏,总结出来的最实在的道理。
01、为啥大佬总爱劝你“慢慢来”?
有的是真诚分享成功经验,毕竟做大做强,确实需要长远布局。
但也有的,多少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的意思,他们忘了自己当年可能也是从泥地里爬出来的。
更有甚者,鼓吹这个,可能也是为了筛选那些愿意长期投入(包括投钱)的用户,卖他们那些高价的、见效慢的课程服务。
你信了,掏钱了,最后能不能成,可能就不是他最关心的事儿了。
可咱们呢?咱们的处境完全不一样!
没家底撑着,没资源靠着,试错的机会成本高得吓人。
你让我勒紧裤腰带,靠一腔热血去干一个三年五年后才能看到影儿的项目?
对不住,不等那影儿出现,我可能早就饿死街头,或者被生活的重担彻底压垮了。
草根法则第一条:活下去,才有以后!快钱就是你的“救命粮”!
我刚开始搞互联网那会儿,哪知道啥叫“长期主义”?
我就知道我得吃饭,得活下去。
所以,我最开始干的,就是帮人找找电影资源,赚点几块、几十块的辛苦钱。
后来做淘客,也是看中那玩意儿来钱直接,能让我快速看到进账,心里踏实,有劲儿继续往下干。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都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也谈不上啥“事业”。
没错,但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快钱”,给了我当时最需要的东西:
1. 底气:哪怕一天就赚个几十块,至少能保证我不饿肚子,不用天天为下一顿饭发愁。
人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想别的。
2. 信心:当你第一次通过网络赚到哪怕10块钱时,那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它会告诉你:“这路子行得通!我能干!”
这种实实在在的正反馈,比任何鸡汤都有用,能支撑你熬过最难的迷茫期。
3. 实战:在赚快钱的过程中,你必然会接触到怎么搞流量、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收钱这些最基本的操作。
这些都是在战斗中学会的真本事,比你看一百本书都实在。
你连9块9的东西都卖不出去,怎么能指望以后卖9999的课?
4. 试错:快钱项目通常船小好掉头。
这个路子不行,我立马换下一个,亏不了多少。
但你要是一上来就押宝一个“长期”项目,投入巨大,万一方向错了,可能就直接翻不了身了。
所以,对咱们草根来说,追求“快钱”不是目光短浅,而是最聪明的生存策略!
你得先生火把饭煮熟了,才能考虑明天是吃米饭还是吃面条。
锅都揭不开了,谈啥满汉全席?
02、怎么找到适合咱草根的“快钱”路子?
什么样的项目算“快钱”?
①本钱少:最好不用你掏多少钱,主要靠你的时间和脑子。
②需求硬:解决的是别人当下就着急、或者经常遇到的问题。
③见钱快:从接触用户到钱到手,中间环节越少越好,最好当天就能看到效果。
④好上手:不需要你有多高的技术门槛,普通人琢磨琢磨就能干。
这种路子,其实一直都有,只是可能被那些高大上的概念给盖住了。
比如:
①倒腾信息差:利用你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整理成资料、教程,卖个小几十块。
知乎、小红书、抖音上,一直有人在做。
②薅平台羊毛:紧盯各大平台的活动、拉新任务,研究透规则,要么自己批量搞,要么组织人一起搞,赚平台的推广费。
需要你消息灵通,执行力强。
③卖点小技能:会P个图?会剪个简单视频?会写几句通顺文案?帮人做个海报、剪个短片、写个朋友圈,收点辛苦费。
很多小老板、个体户有这种“应急”需求。
④做本地信息服务:搜集你所在城市的打折、招聘、活动信息,做个本地号或社群,接点小广告,或者提供付费查询。
这些项目,可能看着“土”,赚的也是辛苦钱,但它们能让你快速启动,快速有收入,快速积累经验和自信。
这比你一开始就去追那些虚无缥缈的“宏大叙事”,要靠谱一百倍。
03、“快钱”是跳板,不是终点站!
话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抬杠:“王叔,你这不是让人只顾眼前利益吗?光赚快钱能有啥出息?”
这话问到点子上了!
这也是我必须跟你强调的:咱追求“快钱”,是为了活下来,是为了给以后铺路,绝不是让你一辈子就陷在里面!
你要是赚了点快钱,就觉得挺美,不琢磨进步了,那格局确实小了,也容易被淘汰。
因为快钱项目门槛低,进来的人会越来越多,平台规则一变,可能你就没饭吃了。
所以,聪明的做法是:
1. 用快钱“上船”:先靠这些项目让自己在互联网这片海里活下来,熟悉水性,赚到启动资金,积累最早的用户。
2. 边干边“升级”:在赚钱的同时,别忘了学习,提升自己搞流量、搞内容、搞用户的本事。
同时琢磨,能不能把现在的活儿干得更深点?能不能提供点更有技术含量的服务?能不能搞点别人不容易模仿的东西?
3. 瞅准时机“转型”:等你手里有点钱了,经验也足了,用户也熟了,就可以开始考虑那些更有门槛、更能滚雪球的“长期”项目了。
比如,从卖资料升级到做付费社群;
从做零活儿升级到打造个人品牌接高价定制;
从帮平台打工升级到自己做个小而美的平台。
你看,这是一个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的自然过程。
“快钱”是咱们草根爬出泥潭的第一块砖,没它你可能就陷进去了。
但你不能光抱着这块砖,你得上岸,去盖你自己的房子。
大佬们说的“长期主义”,是咱们努力的方向;
但眼下能让你吃饱饭的“快钱”,才是咱们的救命稻草和启动燃料。
别被那些不接地气的鸡汤灌迷糊了,也别因为干的是“小活儿”就看不起自己。
认清现实,一步一个脚印,先活好当下,再图谋长远,这才是咱们草根最实在的出路!
本文来自公众号:王叔笔记,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TaoKeShow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2C71nmYQQBC0PDL9dNm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