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学生,早年在深圳打工,小有成就后,就在老家湖北恩施某乡镇上开了一家农用三轮车专卖店。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就特别勤奋,人年轻有干劲,有聪明,执行力又超级强,短短3年就赚了几十万,买房买车+娶了老婆生了娃,可谓“人生赢家”。乡亲们都笑称他为“李百万”
可好景不长,近几年由于受到电商冲击+租金上涨+乡镇人口大量外出+同类门店增多+电三轮的兴起+市场日趋饱和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销售额极速下滑,从2017年8月份开始,订单越来越少,加之老婆怀上二胎,厂家给的销售指标又强压过来,提货又要“先款后货”,他几乎每夜失眠……
他是个很有胆识和拼劲的人,看到很多同行去搞活动、搞促销、送雨伞、送大米、送衣服、下乡扫农村发传单……
马上准备奖品、礼品、优惠券、天天挨家挨户搞活动,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他还是很有干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始终无法突破……无法达到厂家的销售要求……疲于奔命、整天被搞得焦头难额、心力憔悴……
后来,通过一个老学员的推荐,加了我的微信,经过简单沟通后,一定要让我给他设计一套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帮他用微信群拓客、锁客、持续成交,帮他东山再起……
我大概花了2个小时给他设计了一套简单+易操作+易复制的社群拓客引流方法,具体如下:
一、当地市场行情现状
1.全镇人口
全镇户籍人口约29000人,其中常年在外务工的青壮年约5000人,余下24000人均是老年人+留守儿童居多。
2.市场容量
据统计,多年来,全镇每年三轮车市场容量约500台左右,并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3.消费需求
由于当地农产品+副业市场萎缩,导致对三轮车需求量逐年减少,大多不愿意购买新车,而以“以旧换新+老车维修”为主。
4.竞争环境
乡镇共有3家三轮车门店,其中另外2家均经营10年以上+门店招牌更好+店内装修更好+老顾客更多+多年口碑加持。对他造成“绝对性压制”。
二、三轮车微信群实操方案
(一)准备篇:
1.定制红包:300个
每个红包封面印上三轮车logo,无其他任何广告信息。
2.一元零钱:300张
纸币,在当地乡镇信用社兑换即可,争取做到80%以上为新钞。
3. 香烟:1条(10包)
当地老百姓经常抽的普通烟就行,一般100元1条。
4.促销帽子:5顶
红色,帽子上面印上三轮车logo,无其它任何广告信息。
5.促销马夹:5件
红色,马夹前胸口和后背分别印上三轮车logo,无其它任何广告信息。
6.高配三轮车:1辆
准备店里品质最好+售价最贵的王牌主打三轮车。
7.扩音器:1台
平时促销做活动用的扩音器,保证音质效果好,固定在三轮车车顶。
8.语音广告:1条30秒
用当地方言录制而成,更接地气,大概意思就是“三轮车下乡做活动”。
(二)实操篇:
操作路径:
拜访农户~发红包(或给香烟)~快速取得好感~聊家常~引导加微信~建群~裂变~卖三轮车。
1.广而告之:
首先在山村里用扩音器播放2次促销语音广告,让所有人知道我们是“三轮车下乡搞促销活动”的,初步打开局面。
2.拜访农户:
把三轮车开到农户家门口,然后所有人下车,手拿红包,非常有礼貌地向农户打招呼说到“老乡,恭喜发财”(同时递上红包)“老乡,我们是镇上XX三轮车门店的”!如遇成年男性,“红包+香烟”同时给,如遇老人(或小孩),多发1个红包。
3.引导加店主微信
与农户聊家常(或试驾三轮车)至少进行3-5分钟,彼此比较熟悉后,引导农户加店主微信号(一定当场拿出微信二维码让农户扫码加好友,做到真实有效)。
4.建立三轮车社群
每加一个农户微信号,当场拉进三轮车微信群里,并当场告知农户进群+置顶,随时群里动态,不定期可以免费抢红包+大礼赠送。
5.“加微信+卖车”同步
通过拜访农户,50%“加微信”,40%“加微信+意向购买三轮车”,10%“当场下单买车”。
(三) 裂变篇:
1.种子选手:
白天通过发红包+香烟+聊家常,可以加到50个人的微信号,建立一个微信群,与农户建立了信任感。并且也知道晚上8点群里送红包+送大礼。
2.微信群裂变:
晚上8点开始,群公告发送话术“乡亲们,凡是拉10人进群,加群主得私包;拉20人进群,加群主得私包+得神秘大礼包”。条件:拉的人,必须是本镇的人。
3.持续裂变:
短短3个小时,微信群从50人快速裂变到500人。
(四)效果篇:
1.操作时间:5天
2.成本:红包300元+促销衣帽300元+住宿吃饭1000元,合计1600元
3.销售车:50台
4.利润:50台X平均1000元/台=50000元
5.意向客户:300人
6.裂变粉丝:5群X500人=2500人。
最后,这个实操方法被三轮车厂家看中,并且还聘请我为网络营销顾问,全国1000家门店复制推广!为三轮车厂家创造了5000多万的纯利润!
作者:胡润 微信:hutu0817
本文来自卢松松博客,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TaoKeShow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原文链接:https://lusongsong.com/reed/11637.html